http://mynewsla.com/government/2015/06/29/port-of-l-a-terminal-to-get-face-lift/ |
Guillaume Roels
巴拿马运河在 2016 年 6 月吞吐量将提升一倍,而此次扩建无疑将导致全球货运航线发生改变,包括经洛杉矶港转运的货运船(点击此处查看过去与此主题有关的博文)。
就综合考虑而言,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是全球并列第九大的港口,处理着中美两国之间大部分的货物转运。鉴于巴拿马运河的诸多限制(通行费、拥堵和船舶吨位限制),目前从东亚运往美国的大部分货物都需要在洛杉矶港卸载,然后用列车运输至最终目的地。总体来说,洛杉矶的港口是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重要活动集中地,在洛杉矶县地区为约 90 万人提供了工作岗位,在全球则创造了 360 万个就业机会。
然而,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可能会改变这种运输格局。巴拿马运河目前每年处理约 3.4 亿吨货物,相当于每年约 14,000 次转运。鉴于该运河最初的设计吞吐量为每年 800 万吨,达到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刮目相看!相较于最初的设计,运河吞吐量的提升得益于不断地进行小幅度修整,例如完善调度算法、扩宽一些关键的窄道,以及加深某些重要的河道。然而,可以在不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提高吞吐量的方法只有这么多,几年前,巴拿马运河启动耗资 52.5 亿美元的吞吐量扩建计划,该计划将于 2016 年 6 月完成,运河总吞吐量将增加至 5.1 亿吨,即提升 50%,届时大型船舶将可以通过运河转运,同时将增加总运输量。
窄道吞吐量的增加无疑将改变亚洲和北美之间的货运航线。特别时,如果东海岸(例如迈阿密)的一些港口升级其物流基础设施,可想而知,就长期而言,通过巴拿马运河从亚洲运输货物到东海岸将更为高效,而这将对洛杉矶港和目前负责运输这些货物的铁路构成威胁。
洛杉矶港可以如何应对这一威胁?我建议他们采用三管齐下的方法,对以下方面进行改善:
- 灵活性:投资吞吐量,以便容纳小型和大型船舶(例如巨大的“本杰明富兰克林号”货轮,其最多可载 18,000 个集装箱);
- 响应能力:通过投资扩大吞吐量,缓解拥堵情况,精简优化船舶与卡车或列车之间的联运转运;
- 可靠性:通过与工会合作,降低可能导致准时供应链中断的大规模罢工的可能性(例如 2015 年发生的罢工)。
好消息是货运航线的改变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:东海岸的大部分港口(诺福克港除外)目前似乎尚没有能力容纳大型船舶,也没有与洛杉矶港同样等级的物流基础设施,且企业重新组合其供应链也需要一段时间。这将为洛杉矶港争取一些时间,以便针对加剧的竞争格局做好准备,并完善服务。尽管如此,洛杉矶港若出现大规模服务中断,例如罢工,将促使这一进程加快,所以,抱着自满的态度将带来严重后果。
致谢:感谢 Manuel Herrerra 与我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,此次讨论促使我写下此博文。
资料来源: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