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ristopher S. Tang
资料来源:“缺水之困”(All Dried Up),《经济学人》(Economist),2013 年 10 月 12 日。
2014 年,加利福尼亚州的水库因干旱而陷入低水位,当供水非常有限时,降低水消耗是一个重要的措施。不过,州长 Jerry Brown 并没有要求强制实施限量供水,而是呼吁民众自愿减少用水。
而在太平洋的彼岸,中国政府则制定了另一套方案来增加北方地区的供水。自 2008 年完成“三峡工程”后,中国便开始实施全球最昂贵的工程之一,这就是“南水北调工程”。此工程的目标是通过隧道和运河将长江(南方)和黄河(北方)相连。这样,干旱的北方即可利用潮湿南方的水。不过,由于长江污染严重,抽送到北方的水需要经过特殊的水处理。即使此工程获得成功,也只能将供水量增加 7%。
中国当前的水消耗率是不可持续的,造成此问题的部分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。笔者认为,相对于耗费巨资来增加北方的供水,如果中国政府研究各种方法来减少水消耗或许更为有效。特别是,政府应该向工业用户收取更高费用,而不是由政府来承担补贴成本,不是吗?[1]这样,应该能够更强烈地刺激这些公司减少用水量,提高水的循环利用。Brown 州长或许也应该考虑在加利福尼亚州实施这一措施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