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lipe Caro 和 Victor Martínez-de-Albéniz
(此博文是以纽约州纽约市 Springer 出版社出版的《Supply Chain Management: Quantitative Models and Empirical Studies》第二版中刊载的 “Fast Fashion: Business Model Overview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” 为参考依据。)
在上一篇博文中,我们研究了一些在线资源来判断哪些零售商属于快时尚品牌,哪些不是。 在此,我们提供一个更加量化的答案。快时尚可以定义为融合以下四个要素的业务模式:
(i) 主要面向 40 岁以下消费者的时尚服装;(ii) 消费者可承受的中低价位;(iii) 快速响应;
以及 (iv)频繁更换款式。从和供应链角度而言,最后两个要素尤为重要,我们提出了
一些用于衡量其有效性的指标。
快速响应的目的是减少降价和缺货问题。如果切实做到快速响应,应该会提高毛利、减少库存。因而,衡量快速响应有效性的适当指标是毛利存货周转回报率(Gross Margin Return on Inventory,GMROI),该指标系指毛利率和平均库存额(这两个数值均在公司总体水平下测得)之间的比值。请注意,GMROI 指标主要用于零售商 ,不过,还有一些其他比值也能用于此衡量
目的。例如,Hausman and Thorbeck (2010) 使用运营收入/库存作为衡量降价/缺货管理绩效的 指标。
款式快速更换能力的衡量则没有这么直观。理想情况下,我们希望能够监控并跟踪商店展出的 产品款式,但收集此数据又不太可行。有鉴于此,我们将目光转向美国零售商的网店。实际上,针对上一篇博文中提到的高档专业类服装零售商,我们以女装区的“新品”作为考虑对象,我们 计算了每周新推产品的数量,也就是,某周之内可供货的新品数量(我们未考虑颜色和尺寸的 差异)。最后,我们得出两个月内的平均数量。结果如下图所示。
图中显示,H&M 和 Zara 在快速响应(GMROI更高)和款式快速更换能力方面表现突出(每周 新推产品数量很大)。事实上,快时尚零售商推出新产品的数量大约是传统零售商(例如 Gap 和 Uniqlo)的两倍。此外,他们的 GMROI 也高出 50%。对于 TopShop 和 Forever 21,由于这两家公司是私营企业,我们无从得知他们的 GMROI,不过,我们确信, 他们每周推出的新品数量与 Zara 和 H&M 相比只高不低。
最后,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零售商推出新产品对应的时间分布,这一点非常有趣。下图显示,
Zara 每周在女装区约推出 120 款新品,该数字相当稳定。相比之下,其主要竞争对手 H&M 则是一开始推出多款产品,然后在整个季度小幅 “增长”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