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lipe Caro 和 Victor Martínez-de-Albéniz
(此博文是以纽约州纽约市 Springer 出版社出版的《Supply Chain Management: Quantitative Models and Empirical Studies》第二版中刊载的“Fast Fashion: Business Model Overview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”为参考依据。)
“快时尚” 已经无所不在,甚至被滥用于描述价格低于某个阈值的几乎所有专业 类服装零售商,包括像 Old Navy 和 Chico's 这样除了销售服装之外几乎与 “快时尚” 没有任何共 同点的商店。因此,值得一问的是:哪些零售商属于快时尚,哪些不是?
维基百科 fast fashion(快时尚)条目列出了 22 家公司(所有链接访问时间均为 2013 年 8 月 26 日)。尽管所列的这些公司千差万别,但大都具有如下共同性。首先,它们是拥有实体店的专业类服装零售商,其中部分品牌还有网店。其次,它们既不是 “高级时装店”,也不是潮流先锋,而是 面向 30 到 40 岁消费者、中低价位的追潮族。为详尽罗列一份更确切的公司名单,我们使用 Factiva 数据库 进行一次频率计算。我们首先搜索了近两年所有精确包含词语 “fast fashion”(快 时尚或快速时尚)的媒体出版物,查找品牌名称并形成一份初步名单。然后,我们计算出每个 品牌在多少个媒体出版物中出现过。至少在 20 种出版物中出现过的品牌排名如下表所示,根据 这些数字我们绘制了一个词汇云。为了验证我们的分析结论,我们还通过 Google 搜索所有精确 包含词语 “fast fashion” 的 PDF 文档,随后对这些文档同样进行了一次频率计算。这次计算得出 的品牌排名同样列入该表中。
从上表及词汇云中可以明显看出,大部分在线资源都将快时尚这个词与下面两个零售商关联在 一起:H&M 和 Zara。Hennes and Mauritz (H&M) 是总部位于瑞典的一家行事比较隐秘的公司, 不过,它的年度报告中将经营理念描述为“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时尚与品质”。另一方面,Zara 这家隶属 Inditex 旗下、总部位于西班牙的公司一直以来被反复研究,而其运作模式也广为流传, 详见 Caro (2012)。为了几乎即时顺应潮流,Zara 和 H&M都对设计周期 进行了激进的改革。确切地说,这些零售商选择的是快速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款式,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推出服装系列。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,是因为他们没有需要引进全系列服装的批发渠道,他们直接掌控零售点。这样的控制结构让他们能够避免积存成千上万的产品。特别是,他们不再需要一次性设计整个服装系列,那样或多或少地会影响供应商的供货周期。
有点出人意料的是,该名单中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是 Gap 和 Uniqlo,因为他们推出的服装大都是 低档的产品。因此,这些公司并没有资格成为快时尚品牌,但在各类文章中,经常会将其作为快时尚零售商的竞争对手或者作为与快时尚相对立、生产周期冗长的零售业务模式而提及。相比之下,就零售商提供的产品而言,该名单中排在上述两家公司之后的两家零售商(TopShop 和 Forever 21)更能代表快时尚。这两家公司都是私营企业,近年来在市场中可谓一路高歌猛进。 至于名单中的其他零售商,他们与快时尚之间的关联并不大。值得关注的是这份名单今后会如何演变,还有是否会有任何大型在线零售商出现在该名单中,因为很明显,目前该名单中并无此类公司。
Comments